这份民生考卷,请深圳人围观监考!
今天(2月16日)下午,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,通过市人大代表投票决定的政府2023年要办好的“十大民生实事”也“新鲜出炉”。
今年的“民生清单”,在继续做好养老、住房、学位、医疗、出行、就业、食药、文体等工作的同时,新增了普惠托育服务、规范水电气收费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、特色高中创建、深化“医格”健康服务、“两癌”筛查、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、跨省异地购药医保账户直接结算等群众最关心、最急迫、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。
2022年这份答卷
请所有深圳人打分
一份新的考卷,一份新的期待。
事实上,在去年的两会上,深圳首次通过市人大代表投票来决定政府当年要办好的“十大民生实事”,定下为民服务实打实的目标,在舆论场广受关注和好评。
这十件民生实事是深圳给自己出的考题,一年过去了,当初的目标都实现了吗?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。
任务目标:住房方面,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1万套(间)。
完成情况:2022年,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4.2万套(间)。
任务目标:医疗方面,高质量新扩建医院4家。
完成情况:2022年,新增三甲医院7家。
任务目标: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。
完成情况:2022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.6万个。
……
时隔一年,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,10大项35个任务不仅全部完成,其中六成左右指标还超额完成。
不仅如此,过去一年,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、深圳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、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……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,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。
新的考题已出
深圳请作答
今年的“十大民生实事”,同样围绕“具体化、可操作”下功夫,不仅要抓得“准”,精准对接群众期盼,还要干得“实”,让群众满意,目标就是要就业更好、收入更高、教育更强、医疗更棒、环境更优……切实增进民生福祉。
实际上,今年的深圳两会,围绕民生的话题引发了热烈反响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就提出了很多民生目标。
今年,深圳将要办好中国杯帆船赛、深圳马拉松等赛事、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、构建“15分钟社康圈”、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、建设筹集16万套(间)、完成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……政府工作报告从体育、医疗、养老、住房等方面,为深圳市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新图景。
此外,报告还注重解民忧、纾民困,其中特别提到“我们要尽最大努力,帮助市民、青年人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,让年轻人更有盼头、更加安居乐业。”
可以看出,这份“民生清单”既强调纾困兜底,又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诸多百姓生活的热点、焦点、难点,都在“民生清单”里得到正面回应。
更让人暖心的是,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一段话:“民生无小事,今年我们要继续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,从市民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抓起,更多关心关爱低保、特困和低收入家庭,设身处地为快递小哥、外卖骑手、环卫人员、公交司机、的士师傅、产业工人等群体排忧解难,努力让市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。”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讲出这段话的时很动容,眼眶微红,视频也在朋友圈刷屏。
能将“低保、特困和低收入家庭、快递小哥、外卖骑手、环卫人员、公交司机、的士师傅、产业工人等群体”写进政府工作报告,让这些群体感受到被关注、被重视,是这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温度。
特别是把产业工人写进关爱群体,体现了深圳主政团队对“打工人城市”的深刻洞察。深圳,作为一座新兴移民城市,劳动力自全国各地涌入,这些群体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主体部分,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,给“打工人”切实的保障与支持、关切和关怀,他们才能带着坚韧与奋斗,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民生无小事
一枝一叶总关情
“民生无小事”,什么是小事?什么是大事?一家一户的小事累积到一起,就是大事。什么是实事?把为民办事落到实处,就是实事,办好无数的“微”实事,就是在办大实事。
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2023年的民生考卷已开,面对新的考题,深圳只有切实拿出贯彻、落实的办法和成绩,才能交给深圳人民一份完美的答卷。
“努力让市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”。
2023年,我们期待新的答案。
主笔 / 刘莹